汪建伟:总是,不是全部

2021年3月20日,长征空间将呈现汪建伟全新个展“总是,不是全部”。

展览由艺术家全新的绘画、雕塑和装置构成。根据艺术家的构思,展厅被改造成一个由厚度相等、高低不等的墙分隔而成的通道和空地,观众被邀请进入这个迷宫般的空间,在行走中遭遇作品、并感受作品与作品、作品与空间之间的关系。

 

线上展厅于北京时间2021年3月20日下午6时正式启动,开放至2021年3月31日下午6时。

 

展览中的全部作品源自艺术家近年来转向思辨实在论和以对象为导向的本体论之后的思考和工作。

哲学和思想界近年来的这种转向,打破了以人类为主体的世界观,反映在实在论的领域,颠覆了人对于物、对于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的认识,改变了人的立场,将物——或者说对象——置于平等的地位,经过艺术家的工作,则必然地表现为对物和世界的全新的表达。

 

汪建伟是一名少有的,将持续、发展的哲学阅读和思考,内在于艺术创造和实践的艺术家。

他曾说过,“艺术可能是一种知识、一种态度或者一个功能。作为知识,艺术与其它知识是一样的,指导着各种各样的实践;作为态度,它象征着人类和这个世界之间的关系,自然以及环境都可以被个人所改变;作为功能来讲,它在多样化以及开辟方法等方面的成绩斐然。”

———黄甫秉惠与汪建伟的访谈,2006

 

知识和艺术的同构性使得汪建伟从此不再认为知识是一套僵化的理性建构,与艺术一样,它也是可感的,是一种具有自我反思和质疑的自觉的实践。当然,无论是共时性的话语,还是考古学的机制,抑或症状式的思维,汪建伟并不否认此时福柯、阿尔都塞等对他的影响。但需要重申的是,所有的艺术实践并不是理论的视觉化结果,毋宁说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检讨艺术和知识的角度和路径。

———鲁明军,《排演与形式:朝向时间的政治》,2014

 

 

汪建伟曾这样讨论知识和艺术与世界之间的关系,他说:“字面上,我们很难理解一个无关联的世界,好像任何丰富性、复杂性、可能性都建立在关系之上,但确实这个世界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丰富,或者说它们之间的关系比我们所想象的更丰富?”

“以致于我们常常陷入无法描述的困境,无法用现有的知识去捕捉它们,当愈来愈多的关系围绕着那些物时,物却已经隐退,所以,原因与结果始终无法相互指证(除了伪证),一个艺术物,或者更准确的说是一个在时间中不断生长的技术之物,应该总是大于我们事先的预设,或者说在我们的知识之外?”

———汪建伟,《寒武纪》,2018

 

 

通过雕塑、装置和绘画,汪建伟从不同角度的认知和感受呈现了他在以对象为导向的视野下所理解的这些物(/对象)。它们是一些来源不明、功能不明、目的不明、各种属性皆不明的物:雕塑和装置的物显示的是形态的不明、局部与总体以及其他局部之间的关系的不明、自体与空间的关系的不明;绘画中的物,显示的则是材料的不明、构造的不明、以及同样在雕塑中揭示的几种关系的不明。这些不明物似乎遵循着生物学中的“共生进化”的原则,以其表面的不明,彰显了实在世界在“关联性”的认知框架中的“被”遮蔽,或者说是退隐。

但艺术家这一阶段工作的目的与其说是为了打开遮蔽,不如说是以认识到退隐作为出发点。实际上,以对象为导向的本体论呼唤的是事物本身的价值,而不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或它们的象征意义。这意味着事物不再被单一的意义所定义,而是为各种潜能所“充盈”。这便是——总是,不是全部。

 

 

汪建伟的艺术生涯是在不断地自我否定中不断地发明自我的过程:从上世界80年代初写实主义的油画、到90年代对控制论和社会空间的研究,以及大量的影像和剧场的实践。这极其丰富且从不停止的变化过程,显示了艺术家如何通过不断地思考以不断地突破既有边界——以获得自由;而这自由的空间,与其说是他争取到的,不如说是他创造的,因为这个空间本来并不存在。

 

 

“我的第一件影像作品是1995年做的,是一个装置影像,有屏幕、显示器,还可以活动。这是我1996年之前一贯创作影像作品的方式。1996年时,我做了第一件独立的影像作品,叫做《生产》。我选了七个不同的城市,并在每个城市中选择一个公共场所,一个汇集的区域,这成为了整件影像作品中每个单元的主题。”

———汪建伟,《生产》,60分钟影像,《第十届文献展》,卡塞尔,德国,1997

 

《总是,不是全部 No.22》

2020

布面油画

250 x 187 cm

问询Inquire

 

“做这些作品的时候,我并不认为自己是艺术家,我相信我可能是其它的什么人或什么事。在这些影像里,我的身份为一个观察者,以一种社会学的方式,就像我在剧场中所使用的一样。我对自己的工作是否能称的上是艺术家并不感兴趣,但我总把它以一种实验的形式呈现出来。”

———汪建伟,《生产》,60分钟影像,《第十届文献展》,卡塞尔,德国,1997

 

人们必须超越现存的视觉世界及其“虚幻的客观性”。这是乔治․卢卡斯用来描述资本主义文化特征及其构建“视觉世界”的规则的术语。“虚幻的客观性”是一种效果,社会关系由此被伪装成为事实,首先是以产品的形式呈现(也就是所谓的商品拜物教),但是这一点越发同生活的其他所有领域相关联。社会关系被伪装成为事实,也一直被描述成所谓“归化”,这些事实被表现成为自然的,使其产生的力量也是自然的。

我们必须超越的,正是这一堵“虚幻的客观性”之墙,才能进入到观察它所创造的空间的可能性——比如社会空间。这就是汪建伟的作品所做的。他的作品中没有任何柏拉图的成份,因为这是一种对中国社会来说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即在表象的迷雾背后,才是更真实、更纯粹的现实领域。超越“虚幻的客观性”就意味着不要向媒体效应、向眼下视觉世界领域的欲望的形成屈服,而非达致更真实的真理。它意味着将事物还原到社会赋予它的特征上,这才是需要发挥作用的环境,也就是社会变化的环境。

———安塞姆·弗兰克,《穿越迷雾的幽灵——论汪建伟的作品在一场新起的争论中的处境》

《总是,不是全部 No.25》

2021

布面油画

150 x 200 cm

问询Inquire

从一定意义上看,汪建伟个人的发展是中国艺术在大方向上转变的写照,从社会现实主义到简明的人文主义,最后趋向于复杂成熟却又极度地方化的观念艺术。用最形象的话来说,汪建伟从画架走进实验室,制作了一系列宣称艺术是一种试验性知识的作品。这样的一个过程在汪看来,不过是因为他看到了架上绘画是封闭性与局限性。当看到当代艺术其它的(表达)技术后,他毅然决定从以前的限定性中走出去。他的作品里,有着对当代社会日常生活背后的各种文化、 观念和道德冲突强烈的独立性的深层理解与思考。

———长征空间撰稿,《汪建伟,不走寻常路》

《总是,不是全部 No.26》

2020

布面油画

200 x 133 cm

问询Inquire

 

展览同期,位于长征空间的Artist Room将展出汪建伟绘制的一幅人物画《麦克风又坏了》。

 

《麦克风又坏了》

2020

布面油画

200 x 300 cm

问询Inquire

展览现场图

展览现场图

展览现场图

展览现场图

    汪建伟,1958年生于四川,从上世纪70年代起他开始艺术的实践,即被视为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的先锋。汪建伟在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学习绘画期间大量阅读存在主义哲学和中国历史,受到这些经验的影响,他早期以绘画为主的创作带有强烈的实验性以及复杂的观念;而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汪建伟持续探索知识综合与跨学科对当代艺术的影响,尝试使用不同学科的方法论去创造新的艺术语言,即在众多的关系中,从知识层面发展和建立一种新的主体的可能性;在知识综合的背景下,以哲学式的质询,实践一种交叉学科的观看世界方式,并赋予这些实践以形式。为此,其艺术作品呈现多元样式,跨越影像录像、戏剧、多媒体、装置、绘画和文本等领域。

汪建伟参加了国内、国际的许多重要展览,著名的卡塞尔文献展、威尼斯双年展、光州双年展和圣保罗双年展都曾展出过他的作品。重要群展如:美国纽约现代博物馆举办的“移动的城市”和“现代中国”等。汪建伟也在国内外许多著名的艺术机构举办过个展,其中包括美国的沃克艺术中心、北京今日美术馆、上海证大当代美术馆以及悉尼亚澳艺术中心等。

照片由艺术家提供

 

汪建伟:总是,不是全部

2021年3月20日,长征空间将呈现汪建伟全新个展“总是,不是全部”。

展览由艺术家全新的绘画、雕塑和装置构成。根据艺术家的构思,展厅被改造成一个由厚度相等、高低不等的墙分隔而成的通道和空地,观众被邀请进入这个迷宫般的空间,在行走中遭遇作品、并感受作品与作品、作品与空间之间的关系。

 

线上展厅于北京时间2021年3月20日下午6时正式启动,开放至2021年3月31日下午6时。

 

 

展览中的全部作品源自艺术家近年来转向思辨实在论和以对象为导向的本体论之后的思考和工作。

哲学和思想界近年来的这种转向,打破了以人类为主体的世界观,反映在实在论的领域,颠覆了人对于物、对于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的认识,改变了人的立场,将物——或者说对象——置于平等的地位,经过艺术家的工作,则必然地表现为对物和世界的全新的表达。

 

 

汪建伟是一名少有的,将持续、发展的哲学阅读和思考,内在于艺术创造和实践的艺术家。

他曾说过,“艺术可能是一种知识、一种态度或者一个功能。作为知识,艺术与其它知识是一样的,指导着各种各样的实践;作为态度,它象征着人类和这个世界之间的关系,自然以及环境都可以被个人所改变;作为功能来讲,它在多样化以及开辟方法等方面的成绩斐然。”

———黄甫秉惠与汪建伟的访谈,2006

 

 

知识和艺术的同构性使得汪建伟从此不再认为知识是一套僵化的理性建构,与艺术一样,它也是可感的,是一种具有自我反思和质疑的自觉的实践。当然,无论是共时性的话语,还是考古学的机制,抑或症状式的思维,汪建伟并不否认此时福柯、阿尔都塞等对他的影响。但需要重申的是,所有的艺术实践并不是理论的视觉化结果,毋宁说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检讨艺术和知识的角度和路径。

———鲁明军,《排演与形式:朝向时间的政治》,2014

 

 

汪建伟曾这样讨论知识和艺术与世界之间的关系,他说:“字面上,我们很难理解一个无关联的世界,好像任何丰富性、复杂性、可能性都建立在关系之上,但确实这个世界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丰富,或者说它们之间的关系比我们所想象的更丰富?”

“以致于我们常常陷入无法描述的困境,无法用现有的知识去捕捉它们,当愈来愈多的关系围绕着那些物时,物却已经隐退,所以,原因与结果始终无法相互指证(除了伪证),一个艺术物,或者更准确的说是一个在时间中不断生长的技术之物,应该总是大于我们事先的预设,或者说在我们的知识之外?”

———汪建伟,《寒武纪》,2018

 

 

通过雕塑、装置和绘画,汪建伟从不同角度的认知和感受呈现了他在以对象为导向的视野下所理解的这些物(/对象)。它们是一些来源不明、功能不明、目的不明、各种属性皆不明的物:雕塑和装置的物显示的是形态的不明、局部与总体以及其他局部之间的关系的不明、自体与空间的关系的不明;绘画中的物,显示的则是材料的不明、构造的不明、以及同样在雕塑中揭示的几种关系的不明。这些不明物似乎遵循着生物学中的“共生进化”的原则,以其表面的不明,彰显了实在世界在“关联性”的认知框架中的“被”遮蔽,或者说是退隐。

但艺术家这一阶段工作的目的与其说是为了打开遮蔽,不如说是以认识到退隐作为出发点。实际上,以对象为导向的本体论呼唤的是事物本身的价值,而不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或它们的象征意义。这意味着事物不再被单一的意义所定义,而是为各种潜能所“充盈”。这便是——总是,不是全部。

 

 

汪建伟的艺术生涯是在不断地自我否定中不断地发明自我的过程:从上世界80年代初写实主义的油画、到90年代对控制论和社会空间的研究,以及大量的影像和剧场的实践。这极其丰富且从不停止的变化过程,显示了艺术家如何通过不断地思考以不断地突破既有边界——以获得自由;而这自由的空间,与其说是他争取到的,不如说是他创造的,因为这个空间本来并不存在。

 

 

“我的第一件影像作品是1995年做的,是一个装置影像,有屏幕、显示器,还可以活动。这是我1996年之前一贯创作影像作品的方式。1996年时,我做了第一件独立的影像作品,叫做《生产》。我选了七个不同的城市,并在每个城市中选择一个公共场所,一个汇集的区域,这成为了整件影像作品中每个单元的主题。”

———汪建伟,《生产》,60分钟影像,《第十届文献展》,卡塞尔,德国,1997

 

 

“做这些作品的时候,我并不认为自己是艺术家,我相信我可能是其它的什么人或什么事。在这些影像里,我的身份为一个观察者,以一种社会学的方式,就像我在剧场中所使用的一样。我对自己的工作是否能称的上是艺术家并不感兴趣,但我总把它以一种实验的形式呈现出来。”

———汪建伟,《生产》,60分钟影像,《第十届文献展》,卡塞尔,德国,1997

 

《总是,不是全部 No.22》

2020

布面油画

250 x 187 cm

问询Inquire

 

人们必须超越现存的视觉世界及其“虚幻的客观性”。这是乔治․卢卡斯用来描述资本主义文化特征及其构建“视觉世界”的规则的术语。“虚幻的客观性”是一种效果,社会关系由此被伪装成为事实,首先是以产品的形式呈现(也就是所谓的商品拜物教),但是这一点越发同生活的其他所有领域相关联。社会关系被伪装成为事实,也一直被描述成所谓“归化”,这些事实被表现成为自然的,使其产生的力量也是自然的。

我们必须超越的,正是这一堵“虚幻的客观性”之墙,才能进入到观察它所创造的空间的可能性——比如社会空间。这就是汪建伟的作品所做的。他的作品中没有任何柏拉图的成份,因为这是一种对中国社会来说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即在表象的迷雾背后,才是更真实、更纯粹的现实领域。超越“虚幻的客观性”就意味着不要向媒体效应、向眼下视觉世界领域的欲望的形成屈服,而非达致更真实的真理。它意味着将事物还原到社会赋予它的特征上,这才是需要发挥作用的环境,也就是社会变化的环境。

———安塞姆·弗兰克,《穿越迷雾的幽灵——论汪建伟的作品在一场新起的争论中的处境》

 

 

从一定意义上看,汪建伟个人的发展是中国艺术在大方向上转变的写照,从社会现实主义到简明的人文主义,最后趋向于复杂成熟却又极度地方化的观念艺术。用最形象的话来说,汪建伟从画架走进实验室,制作了一系列宣称艺术是一种试验性知识的作品。这样的一个过程在汪看来,不过是因为他看到了架上绘画是封闭性与局限性。当看到当代艺术其它的(表达)技术后,他毅然决定从以前的限定性中走出去。他的作品里,有着对当代社会日常生活背后的各种文化、 观念和道德冲突强烈的独立性的深层理解与思考。

———长征空间撰稿,《汪建伟,不走寻常路》

 

《总是,不是全部 No.23》

2020

布面油画

164 x 200 cm

问询Inquire

展览同期,位于长征空间的Artist Room将展出汪建伟绘制的一幅人物画《麦克风又坏了》。

《麦克风又坏了》

2020

布面油画

200 x 300 cm

问询Inquire

展览现场图

展览现场图

展览现场图

展览现场图

照片由艺术家提供

    汪建伟,1958年生于四川,从上世纪70年代起他开始艺术的实践,即被视为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的先锋。汪建伟在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学习绘画期间大量阅读存在主义哲学和中国历史,受到这些经验的影响,他早期以绘画为主的创作带有强烈的实验性以及复杂的观念;而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汪建伟持续探索知识综合与跨学科对当代艺术的影响,尝试使用不同学科的方法论去创造新的艺术语言,即在众多的关系中,从知识层面发展和建立一种新的主体的可能性;在知识综合的背景下,以哲学式的质询,实践一种交叉学科的观看世界方式,并赋予这些实践以形式。为此,其艺术作品呈现多元样式,跨越影像录像、戏剧、多媒体、装置、绘画和文本等领域。

汪建伟参加了国内、国际的许多重要展览,著名的卡塞尔文献展、威尼斯双年展、光州双年展和圣保罗双年展都曾展出过他的作品。重要群展如:美国纽约现代博物馆举办的“移动的城市”和“现代中国”等。汪建伟也在国内外许多著名的艺术机构举办过个展,其中包括美国的沃克艺术中心、北京今日美术馆、上海证大当代美术馆以及悉尼亚澳艺术中心等。

问询

问询

微信二维码